[金華]推出21場展覽活動慶祝國際博物館日
2018-05-14 10:30:05 作者:吳孟洋 來源:浙江文物網 已瀏覽次
2018國際博物館日將至,金華全市各大博物館躍躍欲試,準備了共21場展覽活動,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主基調,敞開大門歡迎市民游客前來參觀體驗。
一、枝頭印痕—葉一葦篆刻精品展
葉一葦,篆刻大家,有自我見解,提出“印宗秦漢”、“篆刻宗清”,把學習分為繼承傳統和創新發展兩個過程;葉一葦著重研究流派名家的篆刻藝術思想,不單純追求形式,力求篆刻與文學接軌,形式與內容結合,并作了許多探索,不拘一格,印壇稱其為“詩心造印”。 葉一葦著有大量篆刻理論著作,現在很多活躍在印壇的中青年篆刻家都得益于其篆刻理論。
展覽時間:2018年5月18日至6月18日
展覽地點:金華市博物館詩書傳家展廳
二、宋代茶具展與宋代斗茶現場表演
金華市博物館將展出博物館館藏的古代茶具,與現代社會進行一場超越時空的鏈接。通過茶藝師的表演為觀眾復原宋代的斗茶現場?,F場將邀請媒體進行網絡現場直播,將古代的斗茶文化,展現給現場觀眾及廣大網友。
茶藝表演:姜瑩瑩(國家高級茶藝師、國家高級評茶師、國家人力資源茶藝實訓師、塞爾維亞孔子學院茶文化榮譽教授)。
表演內容:宋代斗茶表演、清代茶藝表演、生活茶藝表演
茶具展覽:金東區陶朱路出土茶具及其他時代的婺州窯茶具。
展覽、表演地點:博物館詩書傳家展廳門口展柜處
活動時間:5月19日上午10點(時長45分鐘)
三、記憶中的茶館——《茶館》電影大放送
從宋代一直到解放后,在金華八詠路上開有很多的茶館。博物館“八婺古韻”二樓的南宋老街上也有老金華茶館的影子。很多觀眾走到這里都會回想起很多童年時期跟著父母在茶館喝茶的回憶。而最能反映茶館文化的電影是謝添在1982年拍攝的電影《茶館》。本片改編自老舍先生所著同名經典話劇,是由謝添執導,于是之、鄭榕、藍天野、黃宗洛等主演。該片以在老北京茶館是公眾中心,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以一個典型的茶館為背景,講述了20世紀初期中國苦難和社會崩潰的歷史的故事。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的當天,博物館將給觀眾呈現這樣一部充滿回憶的老電影。
活動時間:5月18日下午2點
活動地點:金華市博物館地下報告廳
活動方式:觀眾免費領票入場,5月11日起在市博物館服務臺免費領票。
四、文博大講堂
主講人:曹兆浦《婺州窯茶碗》
講課時間:5月18日下午2:30
講課地點:市博物館第二課堂
五、金華木版年畫展
中國木版年畫藝術,孕育于漢唐,形成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是中國特有的民間藝術。金華木版年畫是第五批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金華市木版年畫博物館是目前浙江木版年畫唯一非遺脈系傳承地。為了更好弘揚、傳播、推廣中華民俗文化,木版年畫博物館將在“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布置專題展覽,結合年畫博物館特點宣傳博物館機構對于社會的服務意義,講好金華故事。
展覽時間:5月18日——5月20日
展品數量:100幅,照片29張
展覽地點:金東區塘雅鎮金華市木版年畫博物館主展廳
六、《金華的記憶-老畫家》作品展覽。
展出《金華的記憶-老畫家》一書入編的畫家的相關作品,包括倪淦、黃春、黃賓虹、蔣蓮僧、章鏜、何雪融 、向鏞、金琢章、黃善楷、汪達川、陳堯山、夏家丞、施世珍、陳松平、艾青等。
展覽地點:金華嚴軍藝術館
展覽時間:2018年5月18日至2018年5月30日
七、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遺傳承人韓曉明剪紙藝術作品展
韓曉明:1989年12月出生于浙江金華,畢業于浙江中醫藥大學,同時具備多種獨特專長,曾多次參加海內外書畫篆刻剪紙展,并能左右運筆、口書三只筆同時作畫,用筆遒勁新穎獨特、莊重典雅、大氣凜然、自成一體。先后拜蘇容、孫路、何任等為師,浸染于剪紙、國畫、中醫的研習中。又拜剪紙百歲藝術家胡家芝、王伯敏教授等名師研習書法、國畫、剪紙,近年其剪紙漸入勝境。
展覽地點:金華滿堂書畫博物館
展覽時間:2018年5月12日至5月27日
八、《詹東明剪紙作品選·婺州古城十景》個性化郵票首發儀式暨詹東明剪紙主題郵局開業儀式
個性化郵票主圖選用“太陽鳥”,附圖選取婺州古城有代表性的十個景點:金華市博物館、金華市剪紙博物館、李清照與八詠樓、萬佛塔、侍王府、黃賓虹故居、保寧門、永康考寓、抗戰臺灣義勇隊舊址、八詠老街10個景點的10幅剪紙作品
活動地點:金華市剪紙博物館
活動時間:2018年5月18日
九、缶廬遺風——諸樂三書畫印特展
諸樂三是浙江安吉鶴溪村人著名國畫家、杰出藝術教育家,曾任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晚年被推舉為浙江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西泠書畫院副院長。作為吳昌碩的入室弟子,他的書畫印皆有缶廬遺風,創作了眾多藝術精品,為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展覽地點:蘭溪市博物館臨時展廳
展覽時間:5月18日-6月20日
十、《保護文物、見證歷史》文博法規普法巡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博物館條例、浙江省文物保護管理條例等文物相關法律法規展覽宣傳。
展覽地點:蘭溪市府前廣場、和平公園、鄉村、學校等
展覽時間:5月18日-5月30日
十一、金華市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匯報展
金華地區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發現的珍貴文物精品圖錄展板。
展覽地點:蘭溪市府前廣場、和平公園、鄉村、學校等
展覽時間:5月18日-5月30日
十二、金華市家規家訓巡展
以金華婺學為依托,以八婺代表性家訓為主干,通過圖文并茂形式展出了涵括金華各縣(市、區)具有代表性的家規家訓,運用圖文的形式將一件件精彩的文物珍藏和一句句引人深思的家規家訓濃縮提煉,內容豐富,制作精美。
展覽地點:蘭溪市府前廣場、和平公園、鄉村、學校等
展覽時間:5月18日-5月30日
十三、“情系故鄉”——施明德繪畫作品展
年過百歲的金華籍畫家施明德對家鄉故土有著濃厚的感情。為支持東陽文博事業的發展,104高齡的施明德先生向東陽博物館無償捐贈其藝術生涯中各時期代表作11件。
本次展覽展出施明德先生畫作88件(組),涵蓋他近90年間的創作各時期作品。舉辦這次展覽是對施明德藝術成就的回顧和展示,也是對施明德先生捐贈善舉的褒揚和感謝;同時也與故鄉觀眾共同欣賞施明德先生藝術作品的風采。
展覽時間:5月16日——6月6日
展覽地點:東陽博物館臨展廳
十四、中國木雕博物館手工作坊手作活動
為了弘揚木雕技藝, 繼承和發揚木雕文化的優良傳統, 讓更多人能體驗木雕的技藝,中國木雕博物館特邀請木雕小鎮手工作坊老師,在5月18日博物館日當天,邀請現場游客參與體驗制作木筷、木書簽、木筆、竹編杯墊等日常用品,游客只要騰出兩三個小時時間,就可以從零基礎開始學起,做一件帶有自己溫度的獨一無二的木制品。
活動時間:5月18日
活動地點:中國木雕博物館
十五、“探秘東陽龍”系列親子活動
恐龍已經在地球消失了6500萬年,可是人們仍然對恐龍保持著神秘的想象——生活中的孩子對恐龍也是有著濃厚的興趣。東陽是恐龍之鄉,于2008年被國家正式命名為“中國恐龍之鄉”,為了弘揚這一家鄉文化,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博物館聯合城區幾家幼兒園共同組織“探秘東陽龍”系列親子活動。
活動時間:5月18日
活動地點:東陽博物館
十六、“探妙天工有奇術——中國歷代玉器、骨器專題展”
共展出約155件/套展品
展覽時間:5月18日-6月30日
展覽地點:永康市博物館
十七、義烏市博物館藏品捐贈活動
動員熱心博物館事業的社會人士及民間藏家無償捐贈藏品,為博物館新館、美術館建設貢獻力量。
活動時間:2018年5月18日上午9:00-11:30
活動地點:義烏市博物館序廳
十八、“書香古韻 紙上流年” 古籍互動體驗活動
浙江圖書館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團隊應義烏博物館邀請,帶領讀者感受傳統傳拓、印刷、裝幀技藝,親手裝訂線裝書籍、拓印木版石刻,觀看古籍修復演示,體驗文字從石到紙、從板到紙的奇妙轉化。
主辦單位:浙江圖書館 義烏市博物館
活動時間:2018年5月19-20日,上午9:00-11:30,下午1:30-16:30
活動地點:義烏市博物館 (地下一層)
十九、雕版印刷體驗
雕版印刷作為中國文化獨特的印刷方式,在中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本活動環節中小讀者可在專家指導下體驗在雕版上涂墨、鋪紙,刷印等雕版印刷的每一個流程,零距離觸摸這項傳承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
活動地點:義烏市博物館
活動時間:2018年5月18日
二十、浦江縣根雕藝術展
浦江竹木根雕始于唐宋,興于明清,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鮮明的地方特色。浦江竹木根雕人才輩出,曾在國內輝煌一時。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浦江成立工藝美術廠,就以竹木根雕為主要產品行銷世界各地。有《群馬圖》、《八仙過?!返戎衲靖裨谌珖に嚸佬g展上榮獲大獎。2006年被列入金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本次展覽將展出清末民國時期浦江籍著名根雕大師周光洪作品及浦江縣根雕藝術協會會員作品,以展示浦江竹木根雕藝術的歷史、特色與新時代新成果。
展覽時間:2018年5月18日—6月18日
展覽地點:浦江博物館
二十一、浦江縣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巡展
通過圖文展板,展示浦江縣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促進文化遺產保護和宣傳,讓全社會共享普查成果,讓文物走出“禁宮”,服務于當代文明建設,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覽時間:2018年5月1日—5月20日
中國文物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中國文物網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中國文物網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后30日內聯系郵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聞速遞
- 2020年12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2020年11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國禮景泰藍《好運來》竹節壺見證中巴友誼
- 2020年10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2020年9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中國文物網培訓中心
- 論道琴學第三期 — 國際教育機構親子專場
專題視點MORE
原創推薦MORE
- 中國文物網培訓中心
- 美好時光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曜變之旅
- 菖蒲河園,一襲釉色染枝頭
- 龍泉琮式瓶
- 盛世風襲北京城,金秋月覽長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寶展之:石膏盤上的希臘神話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寶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