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成為青少年第二課堂

夏日炎熱,來涼爽又能學到知識的博物館度過暑假,成了越來越多青少年的選擇。許多博物館也為孩子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暑期展覽、活動和夏令營,讓博物館“變身”為青少年的歡樂城堡和第二課堂。
創新觀展形式讓孩子“喜歡看、看得懂”
日前,記者來到中國國家博物館,一群可愛的小學生正在參與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國博里的中國”夏令營活動,這是國博暑期重點社教活動之一。該活動以6件國寶文物展品為核心,每天圍繞一件文物開展參觀和互動學習活動。當天,他們的任務是尋找神秘的紅山玉龍。
在講解老師介紹完博物館參觀禮儀后,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走進展廳,很快便找到了展陳的紅山玉龍?!安┪镳^是藝術的寶庫、文化的殿堂。博物館的內容如此豐富,我們不可能用一節課或是一次夏令營活動,讓孩子們全面掌握高深的歷史知識。因此,夏令營的重點是教會他們博物館的參觀學習方法,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博物館、愛上博物館?!薄皣├锏闹袊毕牧顮I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介紹,通過前期考察線路、反復研討,工作人員設計了適合孩子智力和體力的參觀線路、活動方式以及開放性問題,還會借助實物、視頻等學習資料,全方位提升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興趣。孩子們會根據導覽手冊和老師的提問,在博物館里尋找問題答案。
記者采訪時拿到一塊與紅山玉龍相似的石質模型,這件模型可以幫助孩子們理解古人如何在沒有重心測量裝置的年代,精確找到玉龍重心位置并穿孔佩戴。
注重動手能力把博物館紀念品帶回家
記者注意到,當下,許多博物館結合自身特色,設計了互動性強的手工活動,讓青少年加深對展品的理解,發揮創造力,制作自己獨一無二的博物館紀念品。
“我們圍繞館藏實物和典籍文化,讓青少年在參觀、學習中,模擬典籍制作和田野調查發掘等過程?!眹业浼┪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為青少年安排了“典籍文化之旅”“小小考古工作者”等一系列互動性強的活動。
“典籍文化之旅”基礎班會集了10余名熱愛典籍文化的青少年。通過幾天的學習,他們已經能夠制作“包背裝”,寫、拓甲骨,刻制自己的印章了。而對于進階班的孩子來說,則能夠體驗雕版印刷、石碑傳拓、彩色套印的全過程,最后制作一本“蝴蝶裝”形式的作品集,并把作品集帶回留念?;顒迂撠熑?、國家圖書館展覽部講解服務組組長朱鶯告訴記者,“典籍文化之旅”所涉及的都是館藏珍貴文獻,如早期雕版印刷品、宋版書、手抄本、明清活字印本等。
“小小考古工作者”活動同樣備受青少年歡迎,青少年扮演的小考古工作者不僅要通過道具模擬考古發掘,還要查資料、撰寫工作日記、進行考古繪圖攝影、傳拓出土碑文等?!盎顒幼尯⒆觽冋J識到,考古不是‘尋寶’‘盜墓’游戲,而是具備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嚴謹科學研究?!敝禚L說。

中國文物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中國文物網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中國文物網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后30日內聯系郵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聞速遞
- 2020年12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2020年11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國禮景泰藍《好運來》竹節壺見證中巴友誼
- 2020年10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2020年9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中國文物網培訓中心
- 論道琴學第三期 — 國際教育機構親子專場
專題視點MORE
原創推薦MORE
- 中國文物網培訓中心
- 美好時光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曜變之旅
- 菖蒲河園,一襲釉色染枝頭
- 龍泉琮式瓶
- 盛世風襲北京城,金秋月覽長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寶展之:石膏盤上的希臘神話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寶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