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寶”哪里去?捐給博物館。從2015年至今,新昌博物館共收到新昌市民(或鄉賢)113人次共計331件(組)私人物品捐贈。每一件藏品,每一個老物件的背后,都烙印著時代的印…[全文]
20世紀80年代,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兩個埋藏坑的發現,揭開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其中出土的人像、頭像、神壇、神樹等各種造型奇異的青銅器,以及面具、權杖、動物形飾等多種制作精…[全文]
“這是茶壺吧?”“我看不像,應該是酒壺?!? 今天下午,90歲的文物學家、考古學家、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院名譽院長孫機先生在主講2019年第一期國博講堂——《試說鎣的功用…[全文]
在四川博物院漢代陶石館展廳,有一尊高達157厘米的東漢石碑格外顯眼。這塊石碑造型并無特別之處,反而有些殘破。除了碑面右上首線刻了一位老者形象之外,剩下就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全文]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珂羅版黃庭堅《李公麟〈五馬圖〉跋語》 東京國立博物院公布的《五馬圖》真跡局部 近日,正在日本東京舉行的“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全文]
銅鏡文化在我國古代文明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在世界文明中也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其中唐代銅鏡則是中國銅鏡文化中的一顆明珠,它那紛繁的造型、華麗的紋飾、寫實的銘文,無不折射著時代…[全文]
“滴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種類:弟窯青瓷 顏色:粉青色 尺寸:長16.2厘米x寬6.5厘米x高9.1厘米 年代:宋末元初 舟中有男女乘客及身…[全文]
張大千《理妝圖》 在去年的廣東崇正秋季拍賣會上,出現了一件張大千的《理妝圖》,尺寸122.5×45厘米,估價1500萬元-2000萬元,最終成交價1725萬元。從這件…[全文]
作為中國20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之一,滿城漢墓的發掘創造了數項考古學之最,包括首次發現了兩套完整的金縷玉衣等,令世人矚目。 記者實地探訪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的“漢世雄風…[全文]